跨界搞零售失敗 進軍白酒業無功
對于多元化的探索,國內飲料巨頭娃哈哈可謂“屢敗屢戰”!先是跨界零售搞商場慘遭失敗,繼而進軍白酒無功而返,但這些失敗并沒有徹底扼殺娃哈哈嘗試“多元化”的野心,這不,近期坊間又傳出“娃哈哈要造汽車”的消息,在業界著實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震動。
要做新能源汽車? 回應:主要是做大健康
日前有消息稱,浙江娃哈哈創業有限公司于2018年8月27日成立了一家名為“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的新公司,意欲涉足汽車業務。娃哈哈官方卻否認了關于“造車”的消息,稱新公司只是一家創新技術研發企業,并沒有造車計劃。
但工商資料顯示,新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傳感技術、先進裝備制造技術、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智能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材料、生物工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企業管理咨詢。
娃哈哈的負責人昨天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稱,新公司將主要圍繞大健康開展業務,“今后會生成益生菌等產品。”
跨界零售和白酒 結果:均以失敗告終
在這之前,飲料巨頭娃哈哈已經在多元化的路上進行了多次嘗試,但均以失敗告終。
2012年11月29日,在娃哈哈集團建業25周的慶典當日,娃哈哈第一家歐洲精品商場WAOW PLAZA(娃歐商場)在杭州錢江新城正式開業,中國飲料巨頭娃哈哈就此邁出“進軍商業零售領域”的重要一步。宗慶后曾放豪言,未來5年,娃哈哈要在全國開100家歐美精品商場。一二三四線城市齊頭并進,自建與租用商場相結合,以國際精品商場、兒童專用商品商場及吃喝玩樂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的形式,快速推進娃哈哈零售業的發展。然而事與愿違,娃歐商場開業后人氣很差,生意慘淡,長期處于虧損狀態。娃哈哈也發表聲明公開承認,在商業上走了些彎路。
在娃歐商場慘淡收場之際,娃哈哈又開始雄心勃勃地進軍白酒行業。宗慶后再度放出豪言,稱娃哈哈白酒板塊將在3至5年內上市。現在已時過5年,但娃哈哈在白酒行業里依然沒能激起太大的水花,甚至近期有消息稱,娃哈哈的白酒業務已經出售給其他公司了。
2013年11月,娃哈哈被傳斥資150億元進入白酒行業,與茅臺鎮金醬酒業合作,成立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領醬國酒業,共同推出“領醬國酒”品牌,此后又延伸推出“領香國酒”等產品,兼具濃香、醬香型白酒,價位也從低端到中高端全方位鋪設。在進軍白酒行業的第二年,宗慶后還出現在第90屆糖酒會現場為領醬國酒站臺,躊躇滿志地提出“白酒板塊3至5年內上市的宏偉目標”,全然沒有意識到白酒行業的深度調整期已不期而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領醬國酒公司2014年和2015年的銷售收入分別為7832萬元和3269.85萬元。據娃哈哈相關負責人介紹,領醬國酒2017年的銷售收入在1億元左右。即便如此,仍不及白酒龍頭企業的收入零頭。
在日前舉行的遵義市白酒產業鏈專題招商會投資項目現場簽約儀式上,娃哈哈的領醬國酒成為被收購方,而收購方則是一家神秘的直銷企業河北華林集團。業內還有消息稱,早在2017年9月6日,宗慶后和娃哈哈宏振投資就已退出茅臺鎮領醬國酒業,法人也由宗慶后變更為劉福輝。但哇哈哈相關負責人向北京晨報記者透露,法人變更的是領醬國酒生產性公司。這只是集團輕資產運行的一種行為,哇哈哈目前仍在負責領醬國酒的品牌及銷售的運營。
主營收入連年降 現狀:創新產品成批死亡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娃哈哈的多元化之路之所以屢戰屢敗,主要是與娃哈哈的舵手宗慶后有關。一位食品產業分析師認為,娃哈哈的多元化需要請專業的操盤手。“在娃哈哈,宗慶后的強勢性格和娃哈哈的管理模式注定會給職業經理人帶來很大壓力。”
繼跨界零售業和白酒業相繼失敗之后,娃哈哈跨界其他行業的前景也不再被市場看好,不管是跨界“造新能源汽車”,還是跨界“大健康”。更可怕的是,跨界不成,其原有的飲料主業也開始告急,營業收入連年暴跌,顯現出日薄西山式的老暮之態。
浙商雜志發布的《2018浙商全國500強》榜單顯示,娃哈哈在2017年實現營收464.5億元,同比下滑64.6億元,與2013年創下的782.8億元最高營收紀錄相比,足足縮水300億元。2013年至2017年,娃哈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82.8億元、720億元、494億元、529億元、456億元,幾乎是一年不如一年。
創新產品也在成批死亡。近年來,娃哈哈曾推出300多款新產品,但能存活下來的微乎其微,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象的仍然是AD鈣奶、營養快線、純凈水、八寶粥、爽歪歪等老牌產品,但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下,這些老牌產品也基本處于被邊緣化的境地。